PRODUCT CLASSIFICATION
產品分類據法新社華盛頓7月17日電,科研人員17日稱,小麥的基因藍圖被解析,這一創舉(ju) 不僅(jin) 能夠優(you) 化育種,還可加強農(nong) 作物的抗病抗旱能力。
小麥是30%人口的主要糧食來源,然而其基解析因藍圖尤其困難,因其基因組數量龐大,是人類基因的5倍。
研究成果意味著小麥全基因組序列的破譯工作將在三年內(nei) 完成。
研究人員利用被大量種植的“中國春”小麥品種進行遺傳(chuan) 學研究。他們(men) 繪製出了這種小麥的基因組序列草圖,對12.4萬(wan) 多個(ge) 基因進行定位,這些基因中很多與(yu) 穀物品質、抗病蟲害能力或環境耐受性等在農(nong) 業(ye) 上具有重要意義(yi) 的特性相關(guan) 。
法國科研人員破譯了小麥的zui大染色體(ti) ——3B染色體(ti) ,這為(wei) 研究人員提供了解析其餘(yu) 20條染色體(ti) 基因組參考序列的途徑。“這是我們(men) 戰略計劃中的偉(wei) 大裏程碑,”小麥基因組測序協會(hui) 聯合會(hui) 長凱瑟琳·弗耶說,“我們(men) 現在已經知道如何獲得其餘(yu) 20條染色體(ti) 的參考序列,希望我們(men) 能獲得足夠的資源在未來3年內(nei) 實現這一目標。”
轉基因的玉米、大米和大豆已在*範圍內(nei) 廣泛種植,但目前尚無轉基因小麥,主要是由於(yu) 來自消費者的阻力以及一些國家對轉基因食品的禁令。
小麥種植者表示,鑒於(yu) 2050年世界人口將達90億(yi) ,同時小麥產(chan) 量因變暖而逐年下降,因此盡快推出更好的小麥種植方法尤為(wei) 關(guan) 鍵。
與(yu) 此同時,為(wei) 滿足人口不斷攀升的食物需求,種植者們(men) 則需要在未來數十年內(nei) 將小麥產(chan) 量提高70%。
小麥是僅(jin) 次於(yu) 玉米和大米的*三大糧食作物。
種植者們(men) 希望數據能夠創造出產(chan) 量更高且能夠抵禦病蟲害的新一代小麥品種。
全國小麥種植者協會(hui) 的研究主管伯利森·史密斯說:“有了小麥基因信息,研究人員就能夠了解為(wei) 何一些小麥品種和野生親(qin) 緣品種具有更強的抗蟲害能力,並在zui短的時間內(nei) 將這種基因轉移到大量商業(ye) 化種植的小麥品種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