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 CLASSIFICATION
產品分類
3月23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趙宗保研究員和鄒漢法研究員提出了“同位素標記SAM甲基化"研究新策略,深入解析了模式生物釀酒酵母的蛋白質甲基化組,對蛋白質甲基化實現全覆蓋,研究成果zui近發表在Journal of Proteomics (2015, 114, 226)上。
蛋白質甲基化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翻譯後修飾現象,其甲基供體(ti) 為(wei) S-腺苷甲硫氨酸(SAM)。由於(yu) 甲基化可發生在氨基酸殘基的N-, O-和S-中心,並且N-中心甲基化還存在不同狀態,同時甲基化對分離行為(wei) 影響非常細微,限製了對蛋白質甲基化組的解析。常規基於(yu) 抗體(ti) 的研究策略僅(jin) 捕獲了部分N-中心甲基化的信息。
該項研究成果成功鑒定了43種甲基化蛋白,包括分布在64個(ge) 甲基化中心的68個(ge) 甲基化事件,其中超過90%的甲基化事件是發現。分析表明:(1)超過2.6%的酵母蛋白質存在甲基化;(2)甲基化發生在氨基酸殘基的順序為(wei) Lys >> Arg > Asp > Glu ≈ Asp ≈ Gln ≈ His > Cys;(3)N-甲基化狀態存在互斥性。上述結果極大地豐(feng) 富了對蛋白質甲基化的科學認識,為(wei) 研究甲基化蛋白質的功能提供了重要信息。(來源:科學網 劉萬(wan) 生 寧思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