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 CLASSIFICATION
產品分類複旦大學藥學院石樂(le) 明教授和博士研究生鬱穎、博士後趙琛等,與(yu)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毒理學研究中心、羅馬林達大學等單位合作,經兩(liang) 年多時間攻關(guan) ,成功繪製出涵蓋11種器官和4個(ge) 發育階段的大鼠基因功能圖譜。
這一成果對藥物安全性評價(jia) 和個(ge) 性化醫療具有重要意義(yi) ;近日在雜誌《自然·通訊》上發表,引起學界普遍關(guan) 注。相關(guan) 數據庫通過網絡開放以方便廣大科研工作者、藥企等共享。
據悉,小鼠適合遺傳(chuan) 學研究,大鼠的生物表現行為(wei) 更貼近人類,更適合用來模擬人類疾病,進行藥物安全性、代謝機理、潛在的藥物風險和化學毒性評估等研究。
石樂(le) 明教授課題組和他的合作者,運用RNA測序技術,對“Fisher344大鼠”的幼年、青春期、成年及老年基因進行測試,涵蓋11種器官的320個(ge) 樣本,繪製出了目前世界上zui完整的大鼠基因功能圖譜。
為(wei) 證明圖譜的可靠性,課題組專(zhuan) 門驗證了美國專(zhuan) 業(ye) 基因功能數據庫(AceView)以往所注釋的眾(zhong) 多有生物功能的基因,並繪製出40064個(ge) 基因和65167種有生物功能的基因變種的表達譜,其中包括31909種選擇性剪接轉錄變異體(ti) 和2367種非編碼基因。結果發現,大鼠中存在著大量人類以前並未認識到的功能基因,組織與(yu) 組織之間所表達的基因數量不同,不同年齡段基因數量不同,雌雄之間組織器官表達的基因數量和功能也不同,並發現有些基因會(hui) 根據不同情況發揮不同作用,如有許多基因隻在某些特定的組織器官、不同年齡段以及不同性別上發揮作用。掌握這些信息,有助於(yu) 科學家根據不同器官、不同年齡段以及不同性別等基因差異,深入研究藥物,更有助於(yu) 推動個(ge) 性化給藥方式。(轉自 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