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 CLASSIFICATION
產品分類2012年中國可穿戴醫療設備市場規模為(wei) 4.2億(yi) 元,預計到2015年這一市場將達到12億(yi) 元,2017年將達到47.7億(yi) 元,年複合增長率達60%。
國內(nei) 2013年10月8日發布的《實施2013年移動互聯網及4G產(chan) 業(ye) 化專(zhuan) 項的通知》對4G等熱點領域提出多項提振措施,一個(ge) 鮮明的亮點是提及智能可穿戴設備。分析人士認為(wei) ,作為(wei) 智能終端的下一個(ge) 熱點,隨著移動互聯網基礎條件的不斷成熟,未來可穿戴設備的應用將更加廣闊。而隨著4G時代的來臨(lin) ,可穿戴設備有望在更多的領域實現應用,這將給智能終端產(chan) 業(ye) 鏈注入更多的題材。
未來的可穿戴設備如今天的智能手機,將改變人們(men) 的生活方式。可穿戴設備(WearableDevices)是把傳(chuan) 感器、無線通信、多媒體(ti) 等技術嵌入人們(men) 眼鏡、手表、手環、服飾及鞋襪等日常穿戴中而推出的設備,可以用緊體(ti) 的佩戴方式測量各項體(ti) 征。例如晨練時,有鞋子計算運動的距離和消耗的卡路裏,有眼鏡拍攝看到的風景,有藍牙耳機監測血氧含量。可穿戴技術即將大規模進入普通人的生活,進入生活的每一個(ge) 角落,將為(wei) 人類帶來重大的科技變革。5年前很少有人想到,智能手機將取代電腦,成為(wei) 男女老少上網的*品;正如今天很少有人相信,可穿戴設備可能成為(wei) 下一個(ge) 智能手機,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帶來下一個(ge) 十年的重大投資機會(hui) 。
圖1:可穿戴設備為(wei) 電子產(chan) 品沿著智能型和便攜性兩(liang) 個(ge) 維度發展的產(chan) 物
可穿戴設備為(wei) 移動網絡新的入口,將個(ge) 人局域網的全麵升級。可穿戴設備之所以吸引人,是因為(wei) 它可以使人類脫離電腦和智能手機的限製,催生新的移動網絡入口。目前,依賴於(yu) 智能手機的移動網絡還比較局限,智能手機不但充當聯網服務器,還充當輸入和輸出終端;而可穿戴設備的推出將改變這一狀況,今後智能手機僅(jin) 充當聯網服務器,而可穿戴設備將成為(wei) 移動網絡輸入和輸出終端,可以解放雙手,讓人們(men) 隨時隨地接入互聯網。例如,通過智能手表自動輸入人體(ti) 健康狀態和運動狀態,通過智能眼鏡輸出視覺效果的3D畫麵,人們(men) 的生活、工作體(ti) 驗將迎來革命性的變化。三星可穿戴設備GalaxyGear於(yu) 2013年9 月25日正式登陸中國並與(yu) 同步銷售,將市場對可穿戴技術百億(yi) 美元的市場空間,即將進入爆發期。1)市場研究機構BIInligence預測,2014年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將達到1億(yi) 台,而2018年將達到3億(yi) 台,按平均每台42美元的出貨價(jia) 格計算,2018年可穿戴設備銷售規模將達到120億(yi) 美元;2)市場研究機構ABIResearch的預測,未來5年可穿戴設備行業(ye) 將進入爆發和普及期,預計2018年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將達到 4.85億(yi) 台,對應銷售規模為(wei) 190億(yi) 美元;3)瑞士信貸的預測更為(wei) 樂(le) 觀:未來2-3年,可穿戴技術市場規模將由現有30-50億(yi) 美元增長至 300-500億(yi) 美元。
圖2:可穿戴設備具有免提、隨時開啟、警示、環境識別、可拓展等多種特性
醫療是可穿戴設備前景的應用領域(其次是健身);Ahadome預測可穿戴技術在醫療保健領域至少占可穿戴設備的50%份額。可穿戴設備將為(wei) 醫療器械行業(ye) 帶來一場革命(微型化—便攜化—可穿戴化),不但可以隨時隨地監測血糖、血壓、心率、血氧含量、體(ti) 溫、呼吸頻率等人體(ti) 的健康指標,還可以用於(yu) 各種疾病的治療,如電離子透入貼片可以治療頭痛,智能眼鏡可以幫助老年癡呆症患者喚起容易忘記的人和事,GoogleGlass可以全程直播外科手術等。根據iiMediaResearch數據,2012年中國可穿戴醫療設備市場規模為(wei) 4.2億(yi) 元,預計到2015年這一市場將達到12億(yi) 元,2017年將達到47.7億(yi) 元,年複合增長率達60%。
圖3:醫療是可穿戴設備前景的應用領域
可穿戴醫療設備可以通過傳(chuan) 感器采集人體(ti) 的生理數據(如血糖、血壓、心率、血氧含量、體(ti) 溫、呼吸頻率等),並將數據無線傳(chuan) 輸至中央處理器(如小型手持式無線裝臵等,可在發生異常時發出警告信號),中央處理器再將數據發送至醫療中心,以便醫生進行全麵、專(zhuan) 業(ye) 、及時的分析和治療。
圖4:可穿戴醫療設備可以用於(yu) 檢測人體(ti) 各項生理數據
血糖無創連續監測技術:現有血糖連續監測產(chan) 品主要通過皮下間質液測量血糖濃度。即利用汗液、唾液等人體(ti) 滲出液,通過計算血糖濃度與(yu) 滲出液中葡糖糖濃度的相關(guan) 性測量血糖。其中,美國Medtronic公司zui先推出獲得FDA批準的血糖實時連續監測係統(CGM)。該係統由可丟(diu) 棄式連續血糖檢測探頭、射頻發射器和接收顯示器組成。探頭可通過細小金屬絲(si) 貼在患者腹部(金屬絲(si) 極其細小,刺入速度極快,無疼痛感),連續工作3天,每10秒對皮下間質液裏的葡萄糖濃度進行測量,所得的信息通過無線方式傳(chuan) 到接收器上,接收器每5分鍾對所得數據進行均值處理,然後將其轉換為(wei) 血糖值儲(chu) 存下來。這種方法每天采集到的信息量是指血測試法的100多倍。另外,由美國Spectrx公司開發的血糖測試儀(yi) 則是用激光在皮膚角質層上開啟一列微孔(也無疼痛感),然後由特製傳(chuan) 感器收集間質液並測量分析出血糖值。
健身醫療大數據成熱點
當前看好智能可穿戴設備的理由主要基於(yu) 幾個(ge) 方麵,首先是產(chan) 業(ye) 鏈逐步完善,當前硬件技術的發展已經能滿足智能可穿戴設備的普及。隨著三星、蘋果等*相繼進入市場,整個(ge) 供應鏈的生態將得到極大的提升;另外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成熟將給智能可穿戴設備帶來良好的用戶體(ti) 驗,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完善,消費者能夠更加接受此類產(chan) 品;再者當前消費者已經不再滿足於(yu) 智能終端的和視頻功能,更多領域的應用將更加契合智能可穿戴設備;此外,當前PAD電腦化、手機PAD化的趨勢明顯,未來接聽、收發郵件等相對簡單的功能有望獨立出來,而智能可穿戴設備的便攜性較佳,用戶*可以通過此類終端實現以上功能。
在細分領域上,健身醫療等初級領域仍然被研究機構看好。艾媒谘詢的報告顯示,可穿戴設備市場的發展尚處於(yu) 初級階段,健身和醫療是當前zui被看好的細分領域。另外可穿戴設備將帶來海量的實時大數據,這將為(wei) 應用雲(yun) 計算企業(ye) 帶來機遇。
目前市場上主要的可穿戴產(chan) 品形態各異,主要包括:智能眼鏡、智能手表、智能腕帶、智能跑鞋、智能戒指、智能臂環、智能腰帶、智能頭盔、智能紐扣等。分析人士認為(wei) ,醫療衛生、信息、運動健康是熱點;產(chan) 品功能方麵,互聯(NFC、Wifi、藍牙、無線)、人機接口(語音、體(ti) 感)、傳(chuan) 感(骨傳(chuan) 感、人臉識別、地理定位、各類傳(chuan) 感器)將是該類產(chan) 品*的功能,蘇州固锝、漢威電子、共達電聲等上市公司有望受益。
值得注意的是,發改委的相關(guan) 通知提出了產(chan) 業(ye) 技術方向,如低功耗、人機交互、係統設計等,這幾點分別可對應芯片、電池、麵部識別等。上市公司中,北京君正主要從(cong) 事可穿戴設備的芯片研發,漢王科技的人臉識別技術將是可穿戴設備未來熱門的應用之一。電池方麵和智能手機產(chan) 業(ye) 鏈差別甚小,德賽電池和欣旺達是潛在的受益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