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 CLASSIFICATION
產品分類倫(lun) 敦——對於(yu) 許多患有抑鬱症的人來說,這簡直就是救世主:抗抑鬱藥會(hui) 減輕患者病態的憂鬱,服用者可以重新煥發笑容,並能甩掉重壓生活下去。但是這類藥物並不是沒有爭(zheng) 議的,因為(wei) 使用這種藥也有風險,而且這種藥的使用也在醫生業(ye) 內(nei) 被廣泛討論。問題在於(yu) ,到底患者的抑鬱在什麽(me) 程度時,醫生可以為(wei) 患者開此類處方。
藥物使用:使用精神類藥物治療輕度抑鬱爭(zheng) 議巨大
zui近一份經合組織研究顯示,盡管醫生在抗抑鬱藥方問題上爭(zheng) 執激烈,在發達國家,醫生正越來越頻繁地為(wei) 患者開具此類藥方。這股潮流非常清晰:根據周四在倫(lun) 敦發布的經合組織報告《健康概覽2013》,經合組織的大多數國家在過去十年中抗抑鬱藥需求急劇增長。這份報告稱,在一些國家,平均每十個(ge) 成年人中有一個(ge) 多成年人得到抗抑鬱藥方。
冰島,澳大利亞(ya) 和加拿大在這份榜單中名列。在冰島,2011年每一千居民每天被開具的抗抑鬱藥為(wei) 100劑量,這一數據在2000年的時候隻有70劑量。德國的這一數據也上升明顯:2000年,每千人每天劑量為(wei) 20,2011年的這一數字為(wei) 50。德國的這一數據仍低於(yu) 經合組織國家2011年的每千人每天56劑量的平均水平。
充滿爭(zheng) 議的抗抑鬱藥使用
這份經合組織報告的作者的一個(ge) 觀點是,抗抑鬱藥用量急劇上升與(yu) 醫生給輕度抑鬱者開抑鬱藥處方有關(guan) 。這一現象頗具爭(zheng) 議,因為(wei) 今年來的研究表明,抗抑鬱藥在應對輕度和中度抑鬱時的作用並不比安慰劑好多少。而一旦患者使用,按照批評者的說法,將會(hui) 把自己暴露在一些不必要的風險當中。這種風險包括抗抑鬱藥會(hui) 使使用者自殺的風險提高。
關(guan) 於(yu) 是否應該使用抗抑鬱藥治療輕度和中度的抑鬱,目前尚未有一致的意見。支持這一做法的一方嚴(yan) 重質疑那些反對者的設計研究的方式。一致的觀點僅(jin) 在於(yu) ,在每一例抑鬱症患者中,醫生在開出此類藥方前要仔細衡量此藥可能對樣本產(chan) 生的積極和負麵影響,目前德國抗抑鬱藥供給指導條例中也有類似表述。
因此,麵對輕度抑鬱患者,需要為(wei) 其提供心理治療作為(wei) 備選選擇。對於(yu) 中度患者來說,需要為(wei) 其提供“單獨的心理治療,或者藥物療法,作為(wei) 患者的備選選項”。還有一點是無爭(zheng) 議的,即對於(yu) 重度抑鬱患者來說,抗抑鬱藥是必須的。
失業(ye) 率增高的國家自殺人數也在上升
這項經合組織研究還認為(wei) ,金融危機對抗抑鬱藥使用量上升也有一定影響。這也在一些研究當中得到了相關(guan) 的證明,其中有意向是中國研究者作出的,不久前這個(ge) 來自中國的科研團隊采取了54個(ge) 國家的自殺數據:這項研究表明,自殺人數與(yu) 相關(guan) 國家的失業(ye) 率成正相關(guan) 關(guan) 係。根據經合組織的這一健康報告,深受經濟危機困擾的西班牙和葡萄牙,抗抑鬱藥的使用率在過去一年當中上升了20%。
但僅(jin) 僅(jin) 將這一趨勢歸因於(yu) 金融危機似乎站不住腳:例如,德國並沒有遭受金融危機帶來的太大傷(shang) 害,但是在2007年至2011年之間,德國抗抑鬱藥使用率上升了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