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 CLASSIFICATION
產品分類據日本媒體(ti) 報道,日本企業(ye) KANEKA、東(dong) 京大學和築波大學等開發出一項新技術,隻需約30分鍾時間便可檢測出流感病毒感染給人類的可能性。借助該技術,保健站的員工和研究人員可在發現鳥類屍體(ti) 的現場進行調查,這將更容易采取防止感染擴大的對策。目前正在對檢測精度等進行改良,力爭(zheng) 3年後投入實際應用。
流感病毒通常呈刺毛狀,刺毛粘附在動物細胞表麵被稱為(wei) “糖鏈"的物質上進行感染。由於(yu) 鳥類和哺乳類的糖鏈形狀不同,所以鳥類的病毒通常不會(hui) 感染給人類。不過,今年春季的H7N9型病毒發生了變異,變得容易感染給人類。
此次開發的新技術可檢測病毒是否會(hui) 粘附在人類的細胞上。具體(ti) 方法是人工製作人類的糖鏈,而鳥類流感病毒一旦與(yu) 之粘附便會(hui) 使其發光。檢測時,提取的野鳥和雞的體(ti) 液等混入其中,通過檢測光量來判定病毒對人類的感染能力。
目前,主要采取的檢測方法是將死鳥的體(ti) 液送往專(zhuan) 門的設施,然後使用儀(yi) 器進行檢測,得出結論需要等待數日。
研究組計劃用幾年時間來解決(jue) 相關(guan) 技術難題,並在獲得日本農(nong) 林水產(chan) 省的批準後投入實際應用。
流感為(wei) 什麽(me) 能在人類中感染傳(chuan) 播
流感病毒A另稱為(wei) 流感能夠感染多種動物,包括鳥類、豬、馬、海豹、鯨魚。該病毒可以根據表麵蛋白血凝素(HA)和神經酰胺酶(NA)被分為(wei) 多種亞(ya) 型,目前已知的血凝素亞(ya) 型有15種。盡管所有的亞(ya) 型都可以在鳥類中找到,但是在人類中隻有3種血凝素亞(ya) 型(H1、H2、H3)和2種神經酰胺酶亞(ya) 型(N1和N2)引起廣泛流行。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雷富民介紹說,如果流感和人類所感染的流感“雜交",它們(men) 必須傳(chuan) 染給同一個(ge) 動物,科學家一致認為(wei) ,豬是這種雜交zui可能發生的載體(ti) ,因為(wei) 豬細胞表麵分子允許這兩(liang) 種病毒進入。豬既可以從(cong) 人身上感染人流感病毒,又可以從(cong) 鴨子身上感染流感病毒,然後,這兩(liang) 種病毒就會(hui) *發生“重組",產(chan) 生雜交病毒。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長高福稱,“尤其厲害的是,這種雜交病毒既可以感染人體(ti) 細胞,又因為(wei) 攜帶流感病毒,對受感染人的免疫係統來說,從(cong) 而表現出異乎尋常的毒性。流感病毒的突變和重組令人關(guan) 注,在這兩(liang) 種情況下都有可能發生病毒的跨種傳(chuan) 播。"
從(cong) 1997年以來確定的流感病毒在人類中的感染有以下幾次:
1、1997年:在香港,流感病毒A(H5N1)同時感染雞和人類。這是發現流感病毒直接從(cong) 鳥類傳(chuan) 播給人。在這次爆發中,18人住院6人死亡。為(wei) 了控製它的爆發,*殺死了大約一百五十萬(wan) 隻雞以消除病毒源。科學家們(men) 認為(wei) 病毒主要從(cong) 鳥類傳(chuan) 播到人類,雖然也有罕見的人與(yu) 人之間的感染。
2、、1999年:在香港,有2名兒(er) 童患有流感病毒A(H9N2)感染。兩(liang) 例患兒(er) 均康複,沒有其它確診病例。有依據表明禽類是感染源,主要傳(chuan) 播方式是從(cong) 鳥類到人。但是仍有可能存在人與(yu) 人之間的傳(chuan) 播。1998~1999年中國大陸有幾例人H9N2病毒感染的報道。
3、2003年:曾經到中國大陸旅行的一個(ge) 香港家庭成員中有2人感染流感病毒A(H5N1),一人恢複,一人死亡。尚不清楚這兩(liang) 位家庭成員是如何和在哪裏感染的。
4、2003年:在荷蘭(lan) 一次家流感爆發季節裏,流感病毒A(H7N7)在禽類工作者和他們(men) 的家庭成員中造成感染。有80多例H7N7病毒感染病例被報道,多數症狀局限於(yu) 眼部感染,有些有呼吸係統症狀,1例患者死亡。有證據表明存在人與(yu) 人之間傳(chuan) 播。
5、2003年:香港一位兒(er) 童患有H9N2病毒感染,患兒(er) 住院後恢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