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肌酸激酶MB型同工酶(CK-MM)質控樣品 抗血漿鑒別試劑盒 甲種胎兒球蛋白抗原 重組核心鏈黴親和素 2(不帶標簽) 重組鏈黴親和素(r-ScSA)(NC膜專用) 重組鏈黴親和素(帶His標簽) 羊抗人視-黃醇結合蛋白多克隆抗體 大鼠白細胞介素1β(IL-1β)試劑盒(ELISA) 人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ky体育在线登陆 1%豚鼠紅細胞 2%雞紅細胞 1%雞紅細胞 重組人線粒體核糖體蛋白S2(MRPS2) 重組人蛋白酶體激活物亞基1(PSME1)蛋白 重組人肝癌衍生生長因子相關蛋白3 重組人FAM83A蛋白

PRODUCT CLASSIFICATION

產品分類

技術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您的位置:首頁  /  技術文章  /  中科院新研究: 抗生素濫用增強腸道細菌耐藥性

中科院新研究: 抗生素濫用增強腸道細菌耐藥性

更新時間:2013-08-27      瀏覽次數:1637

 抗生素濫用或過度使用會(hui) 引發一係列問題。近日,中國科學院微生物所朱寶利研究員帶領的研究團隊對中國、丹麥和西班牙人的腸道微生物耐藥基因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中國人腸道微生物的耐藥基因類型較多,而且這三個(ge) 國家的人群,腸道微生物的四環素耐藥基因型都很高。科研人員據此推測,這種情況的產(chan) 生很可能與(yu) 獸(shou) 用抗生素的使用有關(guan) 。該研究成果近期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

人體(ti) 的第二個(ge) 基因組

腸道微生物也就是我們(men) 通常所說的“腸道菌群”,其數量超過人體(ti) 自身細胞的10倍以上,對營養(yang) 物質代謝、人體(ti) 自身發育、免疫及疾病的產(chan) 生等方麵都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例如,腸道微生物可以保護腸道上皮細胞免受損傷(shang) ,可以調控宿主脂肪的儲(chu) 存以及刺激腸道血管生成,阻止病原菌在組織中的定殖及促進免疫係統的發育和分化等。

朱寶利教授表示,隨著人們(men) 對腸道微生物認識的不斷加深,有關(guan) 腸道菌群與(yu) 人類健康的關(guan) 係的新的熱點問題也不斷被提出。近來有研究者認為(wei) ,人體(ti) 腸道微生物是抗生素耐藥基因的“儲(chu) 存庫”,腸道菌群的抗生素耐藥基因,是人體(ti) 對抗生素產(chan) 生耐藥性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這一問題並沒有被深入揭示。

“腸道菌群的基因組中(microbiome)蘊含大量的遺傳(chuan) 信息。因為(wei) 所處環境、飲食結構等因素的影響,家庭成員間的腸道菌群極為(wei) 相似,比如因為(wei) 哺乳和親(qin) 密接觸的原因,孩子的菌群類型就與(yu) 母親(qin) 非常一致。”朱寶利說,因此腸道微生物的基因組又被稱為(wei) 是“人體(ti) 的第二個(ge) 基因組”。這也是他們(men) 要研究腸道菌群耐藥基因的原因。

抗生素濫用導致耐藥基因型較多


朱寶利教授課題組楊犀、胡永飛等研究人員對來自三個(ge) 不同國家(丹麥、西班牙和中國)的162個(ge) 健康人的腸道微生物元基因組中的耐藥基因深入分析。研究首先建立了一個(ge) 含有四百萬(wan) 個(ge) 人體(ti) 腸道微生物基因的數據集,采用生物信息學方法,從(cong) 中鑒別出1093個(ge) 耐藥基因,通過與(yu) 其它8個(ge) 不同環境元基因組的比較分析發現,人體(ti) 腸道微生物中耐藥基因的比例zui高。此外,與(yu) 其它人體(ti) 腸道微生物的功能基因相比,耐藥基因更傾(qing) 向於(yu) 存在某些特定的細菌門,如變形菌門。

研究進一步按照能夠“抵禦”抗生素種類的不同,和基因序列的差別,將這1093個(ge) 抗生素耐藥基因分成149個(ge) 耐藥基因型。結果發現中國人腸道中含有70個(ge) 耐藥基因型,丹麥人45個(ge) ,西班牙人49個(ge) 。而且,中國人腸道微生物耐藥基因的豐(feng) 度zui高,西班牙人居中,丹麥人zui低。中國人耐藥基因型與(yu) 丹麥和西班牙人差距較大,而丹麥人和西班牙人的耐藥基因型則比較相似。朱寶利教授對此表示,這種差異可能一方麵由於(yu) 腸道菌群的差異造成,另一方麵很可能歸咎於(yu) 不同地域抗生素使用的偏好性不同。

獸(shou) 藥抗生素或可改變腸道菌群的耐藥基因

該研究的另一個(ge) 重要發現是:這三個(ge) 國家人群,四環素耐藥基因型都很高。朱寶利說:“通過對歐洲20個(ge) 國家近10年抗生素使用情況的統計,四環素類抗生素很少用於(yu) 研究,但在動物中的使用量、包括畜牧養(yang) 殖要顯著高於(yu) 其他抗生素。遺憾的是,我們(men) 沒有拿到中國抗生素使用情況的*數據。”

科研人員推測,這種情況的產(chan) 生很可能與(yu) 獸(shou) 用抗生素的使用有關(guan) 。抗生素的濫用和過度使用無疑將富集或誘導出各種類型的耐藥基因。這些耐藥基因可能通過多種途徑(如食物鏈)zui終傳(chuan) 遞到人體(ti) 中,而腸道這種細菌密度*(1011-1012細胞/克腸內(nei) 容物)的環境又極大增加了基因橫向轉移的風險;一旦某些耐藥基因轉移到人體(ti) 病原菌中,將使研究抗感染治療麵臨(lin) 更多新的挑戰。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家專(zhuan) 家何柏良則指出,中國大陸人均抗生素使用量高居世界前列,而丹麥則是抗生素人均使用量zui低的國家之一。腸道內(nei) 基因耐藥性越強,出現超級細菌的機會(hui) 就越大。人體(ti) 腸道內(nei) 細菌耐藥性如此之強,情況堪憂。細菌感染一個(ge) 人之後,可以迅速傳(chuan) 染給其他人,情況若持續如此,現有抗生素將無法有效治愈傳(chuan) 染病。

而朱寶利教授則表示,與(yu) 歐洲醫生相比,中國內(nei) 地醫生傾(qing) 向於(yu) 開出較高劑量的抗生素。更嚴(yan) 重的問題是,內(nei) 地對抗生素於(yu) 家禽養(yang) 殖場、養(yang) 魚業(ye) 及養(yang) 豬場的使用也毫無規管。抗生素濫用或過度使用是麵臨(lin) 的風險,這個(ge) 風險在中國尤為(wei) 突出,不僅(jin) 醫院研究不能濫用抗生素,畜牧業(ye) 抗生素的使用也應該進行合理的控製。(轉自 生物探索)

微信掃一掃

郵箱:1170233632@qq.com

傳(chuan) 真:021-51870610

地址:上海市顧戴路2988號B幢7樓

Copyright © 2025 ky体育亚洲杯版權所有      技術支持:

TEL:13764793648

掃碼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