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ODUCT CLASSIFICATION
產品分類
更新時間:2013-08-16
瀏覽次數:1362據《人民日報》報道,zui近,因價(jia) 格等因素,不少內(nei) 地人開始到香港購買(mai) 藥品。香港西環一家大藥房的老板告訴記者,一天銷售額有10萬(wan) 港元,其中內(nei) 地人約占一半。以一種治療乳腺癌的藥品——赫賽汀為(wei) 例,內(nei) 地賣人民幣25000元,而香港有的藥店報價(jia) 隻有18500港幣(約合人民幣14800元)。
盡管,赫賽汀非普通用藥,但是,同一款藥品差價(jia) 居然高達一萬(wan) 元,不能不令人感到吃驚。如此巨大的價(jia) 格“剪刀差”,也不可能不會(hui) 給公眾(zhong) 帶來心理衝(chong) 擊。
香港的藥品為(wei) 何比內(nei) 地便宜?一個(ge) 重要因素就是,香港是自由港,零關(guan) 稅。按照《藥品進口管理辦法》規定,進出境人員隨身攜帶的個(ge) 人自用的少量藥品,應當以自用、合理數量為(wei) 限,並接受海關(guan) 監管。一般來說,從(cong) 香港買(mai) 自用藥品也不用交關(guan) 稅。如果,赫賽汀確實需要交納關(guan) 稅,恐怕也不會(hui) 有上萬(wan) 元之巨。
但是,香港和內(nei) 地藥品價(jia) 格的“剪刀差”如此巨大,顯然不隻是關(guan) 稅問題,關(guan) 稅之外的原因更值得追查。
內(nei) 地藥品價(jia) 格虛高,和“以藥養(yang) 醫”的體(ti) 製相關(guan) 。近年,醫療體(ti) 製改革啟動以來,一些地方已經提高藥事費等,但是,就整體(ti) 而言,醫療機構仍然沒有*擺脫對“以藥養(yang) 醫”體(ti) 製的依賴。
另外,內(nei) 地醫藥行業(ye) 的公關(guan) 、賄賂成本高企,也是重要原因。近來,葛蘭(lan) 素史克等跨國藥企深陷賄賂門,而媒體(ti) 也報道,國內(nei) 藥企的會(hui) 議成本也同樣開支巨大。這幾乎已經成為(wei) 行業(ye) 內(nei) 的潛規則。這些公關(guan) 成本、行賄成本,zui終都會(hui) 轉嫁給患者。
此外,就是和國內(nei) 藥品定價(jia) 體(ti) 係有關(guan) 。據報道,進口藥品定價(jia) 一般分為(wei) 三類:一類是按市場自主定價(jia) ;一類是單獨定價(jia) ,包括原研藥、藥和*品種,享受發改委的單獨定價(jia) 權利,赫賽汀就屬於(yu) 此類;一類是實行zui高零售限價(jia) ,一般納入醫保目錄,與(yu) 國內(nei) 的藥品定價(jia) 方法相同。
赫賽汀生物試劑企業(ye) ——上海羅氏製藥有限公司則稱,赫賽汀在內(nei) 地的銷售價(jia) 格經國家發改委批準同意。那麽(me) ,赫賽汀的價(jia) 格如此之高,是否存在壟斷的因素?發改委作為(wei) 反壟斷的審查機關(guan) ,一方麵又掌握某些藥品的定價(jia) 權,或許就存在倫(lun) 理衝(chong) 突。這不利於(yu) 藥品行業(ye) 的壟斷調查。
顯然,藥品定價(jia) 應充分考慮藥品的特殊用途、民生負擔和其他發展水平、收入水平相當的國家或地區同類藥品的價(jia) 格。政府部門如果不能很好地行使這一定價(jia) 權,就應該簡政放權,交給市場。
從(cong) 互聯網上的比價(jia) 軟件,到這種現實中的“貨比三家”,現在民眾(zhong) 獲得信息的手段更加發達,也就對內(nei) 地藥品價(jia) 格虛高的現實看得更加清楚。香港和內(nei) 地藥品之間的價(jia) 格“剪刀差”,即便是特例,但也是一麵鏡子。減低藥價(jia) ,減輕民生負擔,需要繼續深化醫療體(ti) 製改革,理順內(nei) 地醫療行業(ye) 的定價(jia) 機製,打擊行業(ye) 腐敗。當然,有些救命藥品、保命藥品的關(guan) 稅,如有可能,也應該降一降。